2016年04月20日 左右逢源吸收文化



傳統,簡單說是經過歲月洗禮,前人留下的文化和習慣需要尊重,常令我迷惑的是,要遵從嗎?到什麼程度?


最近到新認識的意大利朋友家吃飯,他們很認真準備食物,餐前喝意大利開胃酒Apero 混合氣酒 Prosecco 和梳打水,配醃漬橄欖小食,前菜是時令蔬菜沙律和手作風乾肉腸,主菜是野菜餡意大利雲吞 ravioli

ravioli with wild green and ricotta

很隆重地解釋如何製作這雲吞國食,細搓硬麥混和雞蛋粉糰丶放雪櫃休息丶漸次壓為超薄粉皮雲吞外形肥胖餡料充足,較在餐廳吃的富多了。

味道嘛。。。煮得軟爛野菜拌新鮮白芝士成,味道香氣質感接近零!然而這是他們的傳統配方和口味,我等尊重主人家的外人,不能以各類中式鮮香美雲吞丶餃子餡料作比較。只能以 ravioli 皮薄餡多較在餐廳吃到的美味、和誠意十足一番。


意大利人崇拜他們各式食,形容得天花亂墜,混然忘我的現象常常遇到,奇怪他們對本土食品,有深厚得接近義無反顧的感情。

像這對夫妻,時常出國旅遊,足跡遍及世界不少地方,仍舊對國食如此尊崇,除了愛國愛家園、樂於追隨傳統,還可怎麼解釋?

飯後談天,提到以前的工作,他們年輕時曾經營鄉村小餐廳,合力在廚房工作,母親和小姨招呼客人。以優質材料、親手製作所有食物、供應傳統菜餚作招徠口碑極好,收入佳,但工時長工夫多,鄉下地方請不到人來工作,兩年下來,大家疲累過勞,瘦得不成樣子,決定放棄。

太太説為要做到傳統味道,一切親手製作,認真慢火熬煮,才會如此忙累。

見到他們時常提到傳統,我禁不住問,像番茄在十七世紀才引入意大利,估計經過一段長時間試驗磨合,才被接納,成為日常煮食材料。由此可見,飲食文化隨食物資源增減而轉變,所有傳統菜式都曾經是潮流新口味,究竟什麼是傳統食物?

意大利太太說她心中的傳統美食,是近百多年的飲食習慣,即是現在仍然有記憶,祖父母那代的常用,自小吃大的菜。再以前的食物,大家沒有經驗,就像遠年歷史,和現今的意大利情況完全不同。

可以想像他們家族在意大利穩定地居住了一段時間,長輩煮的食物在成長中不斷出現,食物是親友間共同語言,所吃的東西溢滿親情感情,對所住的地方有歸屬感,成為心中美食傳統。

想到這裡很是羨慕,自己父母隻身從浙江走難來港,在沒有任何親友的地方安頓下來,努力工作,組織家庭生兒育女。自小在家吃母親記憶中的家鄉菜,在外吃香港地道食物,不同背景,不能和同學朋友談論家常食物

出來工作,一直在外資公司工作,外國同事多,一起吃西餐,見識到不同飲食文化。如此這般長大,什麼是有深厚感情的食物?令人有歸屬感?成為傳統?可說是深厚的不多,不深厚的好多。

有說小時候接觸到不語文,往後學習外語較容易,很有可能自小常吃不同口味食物,長大後更能包容各式食物

對眼前食物,一向以美味就成的心態對待並不抱有成見,對於煮食亦如此,無章法、是否中式西式可言達到美味目標最重要

現在出門旅遊容易,互聯網又資料豐富,願意放開懷抱的話,可左右逢源地吸收不同文化。自己對食物和煮食都很理性,和超感性的意大利人討論美食,最是痛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